對于嚴重癥狀的膽囊炎、膽囊結石和膽囊息肉等疾病,最常見的處理方式是膽囊切除。目前,傳統(tǒng)的開腹膽囊切除術正逐步被“金標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所取代。“切除了膽囊,對身體的影響大嗎?”“膽都沒了,如何消化食物?”,無論哪種手術方式,總會給患者留下一些心理顧慮。那么,膽囊切除后,對身體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今天我們邀請到普外科副主任、副主任醫(yī)師厲軍為大家解開疑惑。
小編:膽囊的作用有哪些?
厲醫(yī)生:這是患者在切除膽囊之前最關心的,他們認為膽囊有消化食物和分泌膽汁的功能,自然沒有膽囊就是消化功能比較別人矮了半截,實際上并非如此。打個比方說,膽囊相當于水庫旁邊的一個小池塘,庫容增加了可以讓池塘灌滿水緩沖一下水庫的容量壓力。如果用土把池塘填了也不會對水庫產生明顯的影響。膽汁是肝臟分泌的,膽囊就是那個小池塘,只起到暫時調節(jié)膽汁分泌和儲存膽汁的作用。膽囊切除以后,它的功能就由膽總管代替了,不存在功能缺失的問題。
小編:切除手術后,身體會有一些不適反應嗎?
厲醫(yī)生:拿腹腔鏡膽囊切除的患者來說,術后有不適的癥狀,多半會找手術醫(yī)生詢問、治療。據(jù)我們觀察,一般膽囊切除術后的患者大概有四分之一的人兩周之內餐后有些許脹感,但這些癥狀基本在一個月左右會逐步消失。當然也有少數(shù)的患者反映,術后幾個月都會出現(xiàn)右上腹部的偶爾的針刺樣感覺。這和腸管的粘連牽拉有關,不需要吃藥打針,畢竟動過手術,要逐步適應術后的生活,慢慢調養(yǎng)。
小編:膽囊切除術后要注意什么?
厲醫(yī)生: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術后1個月內,減少脂肪類食物攝入,不吃或盡量少吃肥肉、動物肝臟、蛋黃、油炸類食品,烹調盡量少用動物油,菜以清蒸、涼拌、燉煮為主,少吃炒菜,忌辛辣,不飲酒。
2.1個月后,也應注意清淡飲食,加強營養(yǎng),增加蛋白質攝入,如瘦肉、水產品、豆類、牛奶等,多吃高纖維素、高維生素類食品,腸道中一定量的脂肪是刺激膽汁分泌、擴展膽總管容積、保持膽道通暢所必需的,所以不必過分限制脂肪。
3.適當增加進餐次數(shù),術后3-6個月內,每天以4餐為好,每餐不宜多吃,最好每天吃點醋,增加胃的消化能力,調節(jié)腸道酸堿度,此外也可以常飲茶,多吃蔬菜和水果。
4.嗎丁啉或普瑞博思口服預防膽汁反流性胃炎。
小編:膽囊切除對身體的遠期影響在哪里呢?
厲醫(yī)生:我們對因膽囊疾病實行膽囊切除的患者進行長期術后隨訪發(fā)現(xiàn),其生活質量與切除前對比是明顯提高的。而且膽囊結石具有轉化為膽管結石的隱患,膽囊多發(fā)性息肉或大息肉可能轉化為膽囊癌,這些隱患會隨著切除手術而避免。因此從長遠來說,切除的受益遠遠高過不切除的收益。
普外科 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