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腦部的血液供應來自兩個系統(tǒng),即頸內動脈系統(tǒng)和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椎—基底動脈主要供應腦的后半部,一旦發(fā)生短暫的血液供應不足,則出現眩暈、平衡失調、惡心等癥狀。多發(fā)生于50歲以上而有明顯腦動脈硬化和頸椎病的患者。
2. 頸部不宜突然劇烈轉動或過度伸展,改變體位時,不要過急、過猛,以免發(fā)生意外。
3. 不用高枕,因為頭部過高、過分屈曲時一定會影響椎—基底動脈血液供應。
4. 不宜服用大量的安眠藥、降壓藥、血管擴張劑,以免血壓過低而導致腦供血不全。
5.定期測血壓,注意其動態(tài)變化。
6.眩暈發(fā)作時,及時檢查、治療。
7.建立有規(guī)律的生活制度,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及過度疲勞,適當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或體育鍛煉。
8.飲食宜清淡些,適當控制熱量,避免肥胖,多補充含豐富蛋白質及維生素的食物。
9.吸煙和酗酒是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忌煙,適量飲酒,對預防動脈硬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對控制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均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