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膽囊炎即膽囊壁的急性炎癥反應,通常是由于膽石阻塞膽囊管引起的。雖然急性膽囊炎大多數是由于膽結石所致,但其病理機制尚未完全明了。膽囊管阻塞一般引起膽囊粘液分泌增加,膽汁成分包括膽鹽,磷脂,甚至膽固醇可發(fā)生變化,從而引起粘膜炎癥。后期可出現動脈阻塞和缺血。除少數病例外,急性膽囊炎并不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對發(fā)病開始幾天內手術取出的膽囊膽汁作培養(yǎng),其陽性率不到33%。至少95%的急性膽囊炎患者伴有膽囊結石。
一般治療:患急性膽囊炎后患者最好臥床休息,飲食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忌油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嚴重病例還要禁食,病情穩(wěn)定后可給予清淡流質飲食,以后逐漸過渡到正常的普通飲食。
支持療法:對于患者臥床期間需要靜脈補充營養(yǎng)和液體,嘔吐嚴重者要注意復查電解質情況,糾正電解質紊亂和脫水,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
胃腸減壓:對于嚴重病例出現嘔吐等消化道癥狀者要行胃腸減壓,以減少對膽汁分泌的刺激,有利膽汁的引流和排出,減輕膽絞痛及嘔吐等。
抗感染治療:應選用在膽汁中濃度最高的抗生素,如氨芐青霉素、先鋒錫、甲硝唑等,或根據膽汁培養(yǎng)藥敏結果來選擇抗生素。
手術治療:如果患者合并重癥膽管炎,應在嚴重的休克或多器官功能發(fā)生不可逆改變之前就及時采用手術治療。手術原則在于解除膽管梗阻、減輕膽管內壓力和膽管引流。但必須結合有效的非手術療法,才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大家現在通過上文內容的介紹,是否對于急性膽囊炎的手術治療方法都已經明白了呢,希望這些能夠給您帶來了一定的幫助,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對于急性膽囊炎疾病的發(fā)生我們是一定要高度重視起來,積極的配合醫(yī)生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