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造影是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的一種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種較為安全可靠的有創(chuàng)診斷技術,現(xiàn)已廣泛應用于臨床,被認為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
冠狀動脈造影的適應證
冠狀動脈造影術的主要作用是可以評價冠狀動脈血管的走行、數(shù)量和畸形;評價冠狀動脈病變的有無、嚴重程度和病變范圍;評價冠狀動脈功能性的改變,包括冠狀動脈的痙攣和側支循環(huán)的有無;同時可以兼顧左心功能評價。在此基礎上,可以根據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和范圍進行介入治療;評價冠狀動脈搭橋術和介入治療后的效果;并可以進行長期隨訪和預后評價[2] 。
以診斷為主要目的:
?、辈幻髟虻男赝?,無創(chuàng)性檢查不能確診,臨床懷疑冠心病。
?、膊幻髟虻男穆墒С?,如頑固的室性心律失?;蛐掳l(fā)傳導阻滯;有時需冠狀動脈造影除外冠心病。
⒊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見于擴張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兩者鑒別往往需要行冠狀動脈造影。
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或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復發(fā)心絞痛。
?、迪忍煨孕呐K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術前,年齡>50歲,其易合并有冠狀動脈畸形或動脈粥樣硬化,可以在手術的同時進行干預。
?、稛o癥狀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職業(yè)如:飛行員、汽車司機、警察、運動員及消防隊員等或醫(yī)療保險需要。
以治療為主要目的:
臨床冠心病診斷明確,行冠狀動脈造影可進一步明確冠狀動脈病變的范圍、程度,選擇治療方案。
?、狈€(wěn)定型心絞痛或陳舊心肌梗死,內科治療效果不佳,影響學習、工作及生活。
⒉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首先采取內科積極強化治療,一旦病情穩(wěn)定,積極行冠狀動脈造影;內科藥物治療無效,一般需緊急造影。對于高危的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以自發(fā)性為主,伴有明顯心電圖的ST段改變及梗死后心絞痛,也可直接行冠狀動脈造影。
?、嘲l(fā)作6小時以內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發(fā)病在6小時以上仍有持續(xù)性胸痛,擬行急診PCI手術;如無條件開展PCI術,對于AMI后溶栓有禁忌的患者,應盡量轉入有條件的醫(yī)院。AMI后靜脈溶栓未再通的患者,應適時爭取補救性PCI。對于AMI無并發(fā)癥的患者,應考慮梗死后1周左右擇期行冠狀動脈造影。AMI伴有心源性休克、室間隔穿孔等并發(fā)癥應盡早在輔助循環(huán)的幫助下行血管再灌注治療。對于高度懷疑AMI而不能確診,特別是伴有左束支傳導阻滯、肺栓塞、主動脈夾層、心包炎的患者,可直接行冠狀動脈造影明確診斷。
⒋無癥狀性冠心病,其中對運動試驗陽性、伴有明顯的危險因素的患者,應行冠狀動脈造影。
⒌CT等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或高度懷疑冠狀動脈中度以上狹窄或存在不穩(wěn)定斑塊。
⒍原發(fā)性心臟驟停復蘇成功、左主干病變或前降支近段病變的可能性較大的均屬高危人群,應早期進行血管病變干預治療,需要評價冠狀動脈。
⒎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或PCI術后,心絞痛復發(fā),往往需要再行冠狀動脈病變評價。
冠狀動脈造影的禁忌證
?、睂Φ饣蛟煊皠┻^敏。
⒉有嚴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術者。
?、澄纯刂频膰乐匦穆墒СH缡倚孕穆墒С!?/span>
?、措娊赓|紊亂。
?、祰乐氐母巍⒛I功能不全者。
冠狀動脈造影的術前準備
?、睂Ч苁覒邆湟欢ǖ脑O備、藥品及工作人員。
?、不颊呒凹覍俸炇鹜馐中g的知情同意書。
?、承g前完善超聲心動圖、X片、生化、三大常規(guī)、凝血指標等檢查。
?、磦淦?。
⒌碘過敏試驗。
?、读糁冕槾┐痰取?/span>
冠狀動脈造影術后的常規(guī)處理
?、北O(jiān)測患者有無不適,注意心電圖及生命體征等。
?、惭a足液體,防止迷走反射,心功能差者除外。
?、硺飫用}穿刺徑路在拔除鞘管后對穿刺點局部壓迫4-6小時后可以拆除加壓繃帶。股動脈入路進行冠狀動脈造影后,可即刻拔管,常規(guī)壓迫穿刺點20分鐘后,若穿刺點無活動性出血,可進行制動并加壓包扎,18-24小時后可以拆除繃帶開始輕度活動。如果使用封堵器,患者可以在平臥制動后6小時開始床上活動。
?、醋⒁獯┐厅c有無滲血、紅腫及雜音,穿刺的肢體動脈搏動情況、皮膚顏色、張力、溫度及活動有無異常。
?、敌g后或次日查血、尿常規(guī)、電解質、肝腎功、心肌酶及心梗三項等。
?、豆蓜用}穿刺的患者第3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