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稱:食道癌
英文名稱:esophageal carcinoma
就診科室:腫瘤科 消化內(nèi)科
多發(fā)群體: 40歲以上男性
-
病因
已提出的病因如下:
1.化學病因
亞硝胺。這類化合物及其前體分布很廣,可在體內(nèi)、外形成,致癌性強。在高發(fā)區(qū)的膳食、飲水、酸菜、甚至病人的唾液中,測亞硝酸鹽含量均遠較低發(fā)區(qū)為高。
2.生物性病因
真菌。在某些高發(fā)區(qū)的糧食中、食管癌病人的上消化道中或切除的食管癌標本上,均能分離出多種真菌,其中某些真菌有致癌作用。有些真菌能促使亞硝胺及其前體的形成,更促進癌腫的發(fā)生。
3.缺乏某些微量元素
鉬、鐵、鋅、氟、硒等在糧食、蔬菜、飲水中含量偏低。
4.缺乏維生素
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以及動物蛋白、新鮮蔬菜、水果攝入不足,是食管癌高發(fā)區(qū)的一個共同特點。
5.煙、酒、熱食、熱飲、口腔不潔等因素
長期飲烈性酒、嗜好吸煙,食物過硬、過熱、進食過快,引起慢性刺激、炎癥、創(chuàng)傷或口腔不潔、齲齒等均可能與食管癌的發(fā)生有關。
6.食管癌遺傳易感因素。
臨床表現(xiàn)
1.早期癥狀常不明顯,但在吞咽粗硬食物時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適感覺,包括咽下食物梗噎感,胸骨后燒灼樣、針刺樣或牽拉摩擦樣疼痛。食物通過緩慢,并有停滯感或異物感。梗噎停滯感常通過吞咽水后緩解消失。癥狀時輕時重,進展緩慢。
2.中晚期
食管癌典型的癥狀為進行性咽下困難,先是難咽干的食物,繼而是半流質(zhì)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常吐黏液樣痰,為下咽的唾液和食管的分泌物?;颊咧饾u消瘦、脫水、無力。持續(xù)胸痛或背痛表示為晚期癥狀,癌已侵犯食管外組織。當癌腫梗阻所引起的炎癥水腫暫時消退,或部分癌腫脫落后,梗阻癥狀可暫時減輕,常誤認為病情好轉。若癌腫侵犯喉返神經(jīng),可出現(xiàn)聲音嘶啞;若壓迫頸交感神經(jīng)節(jié),可產(chǎn)生Horner綜合征;若侵入氣管、支氣管,可形成食管、氣管或支氣管瘺,出現(xiàn)吞咽水或食物時劇烈嗆咳,并發(fā)生呼吸系統(tǒng)感染。最后出現(xiàn)惡病質(zhì)狀態(tài)。若有肝、腦等臟器轉移,可出現(xiàn)黃疸、腹腔積液、昏迷等狀態(tài)。
體格檢查時應特別注意鎖骨上有無增大淋巴結、肝有無包塊和有無腹腔積液、胸腔積液等遠處轉移體征。
檢查
對可疑病例,均應做食管吞稀鋇X線雙重對比造影。早期可見:①食管黏膜皺襞紊亂、粗糙或有中斷現(xiàn)象;②小的充盈缺損;③局限性管壁僵硬,蠕動中斷;④小龕影。中、晚期有明顯的不規(guī)則狹窄和充盈缺損,管壁僵硬。有時狹窄上方口腔側食管有不同程度的擴張。B超檢查是否有肝臟等臟器轉移。實驗室檢查貧血程度和癌胚抗原檢測。CT檢查有無腦部、肺部等處轉移。鑒別診斷
早期無咽下困難時,應與食管炎、食管憩室和食管靜脈曲張相鑒別。已有咽下困難時,應與食管良性腫瘤、賁門失弛癥和食管良性狹窄相鑒別。鑒別診斷方法主要依靠吞鋇X線食管攝片和纖維食管鏡檢查。治療
分外科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和綜合治療。兩種或以上療法同時或先后應用稱為綜合治療。結果顯示以綜合治療效果較好。1.手術治療
手術是治療食管癌首選方法。若全身情況良好、有較好的心肺功能儲備、無明顯遠處轉移征象者,可考慮手術治療。一般以頸段癌長度<3厘米、胸上段癌長度<4厘米、胸下段癌長度<5厘米切除的機會較大。然而也有瘤體不太大但已與主要器官,如主動脈、氣管等緊密粘連而不能切除者。對較大的鱗癌估計切除可能性不大而患者全身情況良好者,可先采用術前放療,待瘤體縮小后再作手術。
手術禁忌證:
①全身情況差,已呈惡病質(zhì)?;蛴袊乐匦摹⒎位蚋?、腎功能不全者。
?、诓∽兦址阜秶?,已有明顯外侵及穿孔征象,例如已出現(xiàn)聲音嘶啞或已有食管氣管瘺者。
?、垡延羞h處轉移者。
2.放射療法
?、俜派浜褪中g綜合治療,可增加手術切除率,也能提高遠期生存率。術前放療后,休息3~4周再做手術較為合適。對術中切除不完全的殘留癌組織處做金屬標記,一般在術后3~6周開始術后放療。
?、趩渭兎派浏煼ǎ嘤糜陬i段、胸上段食管癌,這類患者的手術常常難度大,并發(fā)癥多,療效不滿意;也可用于有手術禁忌證而病變時間不長,患者尚可耐受放療者。
3.化學治療
采用化療與手術治療相結合或與放療、中醫(yī)中藥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有時可提高療效,或使食管癌患者癥狀緩解,存活期延長。但要定期檢查血象和肝腎功能,并注意藥物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