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這種慢性炎癥與氣道高反應性相關,通常出現廣泛而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導致反復發(fā)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和(或)咳嗽等癥狀,多在夜間和(或)清晨發(fā)作、加劇,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緩解。
病因
1.遺傳因素
哮喘與多基因遺傳有關,哮喘患者親屬患病率高于群體患病率,并且親緣關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嚴重,其親屬患病率也越高。
2.變應原
(1)室內外變應原塵螨是最常見、危害最大的室內變應原,是哮喘在世界范圍內的重要發(fā)病原因,塵螨存在于皮毛、唾液、尿液與糞便等分泌物里。真菌亦是存在于室內空氣中的變應原之一,特別是在陰暗、潮濕以及通風不良的地方。常見的室外變應原:花粉與草粉是最常見的引起哮喘發(fā)作的室外變應原。
(2)職業(yè)性變應原常見的變應原有谷物粉、面粉、木材、飼料、茶、咖啡豆、家蠶、鴿子、蘑菇、抗生素(青霉素、頭孢霉素)、松香、活性染料、過硫酸鹽、乙二胺等。
(3)藥物及食物添加劑阿司匹林、普奈洛爾(心得安)和一些非皮質激素類抗炎藥是藥物所致哮喘的主要變應原。
3.促發(fā)因素
常見空氣污染、吸煙、呼吸道病毒感染、妊娠以及劇烈運動、氣候轉變;多種非特異性刺激如:吸入冷空氣、蒸餾水霧滴等都可誘發(fā)哮喘發(fā)作。此外,精神因素亦可誘發(fā)哮喘。
臨床表現
發(fā)作性伴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或發(fā)作性咳嗽、胸悶。嚴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現發(fā)紺等,有時咳嗽可為唯一的癥狀(咳嗽變異型哮喘)。有的青少年病人則以運動時出現胸悶、咳嗽及呼吸困難為惟一的臨床表現(運動性哮喘)。哮喘癥狀可在數分鐘內發(fā)作,經數小時至數天,用支氣管舒張劑或自行緩解。某些患者在緩解數小時后可再次發(fā)作。夜間及凌晨發(fā)作和加重常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檢查
1.體檢
發(fā)作期胸部呈過度充氣狀態(tài),胸廓膨隆,叩診呈過清音,多數有廣泛的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延長。嚴重哮喘發(fā)作時常有呼吸費力、大汗淋漓、發(fā)紺、胸腹反常運動、心率增快、奇脈等體征。緩解期可無異常體征。
2.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1)血液常規(guī)檢查部分患者發(fā)作時可有嗜酸性粒細胞增高,但多數不明顯,如并發(fā)感染可有白細胞數增高,分類嗜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
(2)痰液檢查涂片可見較多嗜酸性粒細胞,如合并呼吸道細菌感染,痰涂片革蘭染色、細胞培養(yǎng)及藥物敏感試驗有助于病原菌的診斷及指導治療。
(3)肺功能檢查緩解期肺通氣功能多數在正常范圍。在哮喘發(fā)作時,由于呼氣流速受限,表現為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一秒率(FEV1/FVC%)、最大呼氣中期流速(MMER)、呼出50%與75%肺活量時的最大呼氣流量(MEF50%與MEF75%)以及呼氣峰值流量(PEFR)均減少??捎杏昧Ψ位盍繙p少、殘氣量增加、功能殘氣量和肺總量增加,殘氣占肺總量百分比增高。經過治療后可逐漸恢復。
(4)血氣分析哮喘嚴重發(fā)作時可有缺氧,PaO2和SaO2降低,由于過度通氣可使PaCO2下降,pH值上升,表現呼吸性堿中毒。如重癥哮喘,病情進一步發(fā)展,氣道阻塞嚴重,可有缺氧及CO2潴留,PaCO2上升,表現呼吸性酸中毒。如缺氧明顯,可合并代謝性酸中毒。
(5)胸部X線檢查早期在哮喘發(fā)作時可見兩肺透亮度增加,呈過度充氣狀態(tài);在緩解期多無明顯異常。如并發(fā)呼吸道感染,可見肺紋理增加及炎癥性浸潤陰影。同時要注意肺不張、氣胸或縱隔氣腫等并發(fā)癥的存在。
(6)特異性過敏原的檢測哮喘患者大多伴有過敏體質,對眾多的變應原和刺激物敏感。測定變應性指標結合病史有助于對患者的病因診斷和脫離致敏因素的接觸。但應防止發(fā)生過敏反應。
診斷
對于有典型癥狀和體征的患者,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氣急、胸悶和咳嗽后,可作出臨床診斷;對不典型病例,應作支氣管舒張或激發(fā)試驗,陽性者可確診。
鑒別診斷
1.左心衰竭引起的喘息樣呼吸困難
多見于老年人。原因有: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二尖瓣狹窄或慢性腎炎等,發(fā)作以夜間陣發(fā)性多見。癥狀為胸悶,呼吸急促而困難,有咳嗽及哮鳴音,嚴重者有發(fā)紺,面色灰暗,冷汗,精神緊張而恐懼,與哮喘急性發(fā)作相似?;颊叱邢Q音外,??┐罅肯”∷畼踊蚺菽瓲钐祷蚩赡転榉奂t色泡沫痰,并有典型的肺底濕啰音,心臟向左擴大,心瓣膜雜音,心音可不規(guī)律甚至有奔馬律。胸部X線示心影可能擴大,二尖瓣狹窄的患者,左心耳經常擴大。肺部有肺水腫征象,血管陰影模糊。由于肺水腫,葉間隔變闊,葉間隔線可下移至基底肺葉,對鑒別有幫助。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多見于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史,喘息常年存在,有加重期?;颊叨嘤虚L期吸煙或接觸有害氣體的病史,有肺氣腫體征,兩肺或可聞及濕啰音。但臨床上嚴格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哮喘區(qū)分有時十分困難,用支氣管舒張劑、口服或吸入激素作治療性診斷可能有所幫助,有時兩者可同時存在。
3.變態(tài)反應性肺浸潤
這是一組肺嗜酸細胞浸潤的疾病,包括單純性嗜酸細胞性肺炎、遷延性嗜酸細胞肺炎、哮喘性嗜酸細胞肺炎、熱帶性肺嗜酸細胞增多癥及肺壞死性血管炎等病都可列入本組疾病,它們都可能有哮喘癥狀,特別是哮喘性嗜酸細胞性肺炎尤為明顯。該病可見于任何年齡,大多數與下呼吸道細菌感染有關。患者對曲霉菌呈過敏狀態(tài),故又名過敏性支氣管肺曲菌病?;颊叱S邪l(fā)熱,胸部X線檢查可見多發(fā)性、此起彼伏的淡薄斑片浸潤陰影,可自行消失或反復再發(fā)。肺組織活檢有助于鑒別。
4.氣管、主支氣管肺癌
由于癌腫壓迫或侵犯氣管或主支氣管,使上呼吸道管腔狹窄或不完全阻塞,出現咳嗽或喘息,甚至伴哮鳴音。但病人通常無哮喘發(fā)作史,咯痰可帶血,喘息癥狀多呈吸氣性呼吸困難,或哮鳴音為局限性,平喘藥物治療無效。只要考慮到本病,進一步做胸部X線檢查、CT、痰細胞學及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就不難鑒別。
治療
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辦法,但堅持長期規(guī)范化治療可使哮喘癥狀得到良好控制,減少復發(fā)甚至不再發(fā)作。
1.治療目標
(1)完全控制癥狀;
(2)預防疾病發(fā)作或病情加??;
(3)肺功能接近個體最佳值;
(4)活動能力正常;
(5)提高自我認識和處理急性加重的能力,減少急診或住院幾率;
(6)避免藥物的不良反應;
(7)防止不可逆性氣道阻塞;
(8)預防哮喘引起死亡。
2.哮喘防治基本臨床策略
(1)長期抗炎治療是基礎的治療,首選吸入激素。
(2)應急緩解癥狀的首選藥物是吸入β2激動劑。
(3)規(guī)律吸入激素后病情控制不理想者,宜加用吸入長效β2激動劑,或緩釋茶堿,或白三烯調節(jié)劑(聯合用藥);亦可考慮增加吸入激素量。
(4)重癥哮喘患者,經過上述治療仍長期反復發(fā)作時,可考慮做強化治療。即按照嚴重哮喘發(fā)作處理(給予大劑量激素等治療),待癥狀完全控制、肺功能恢復最佳水平和PEF波動率正常后2至4天后,漸減少激素用量。部分病人經過強化治療階段后病情控制理想。
3.綜合治療的治療措施
(1)消除病因和誘發(fā)原因。
(2)防治合并存在的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反流性食管炎等。
(3)免疫調節(jié)治療。
(4)經常檢查吸入藥物使用是否正確和對醫(yī)囑的依從性。
哮喘的教育與管理
哮喘患者的教育與管理是提高療效、減少復發(f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醫(yī)生應為每位初診哮喘患者制定防治計劃,使患者了解或掌握以下內容:
1.相信通過長期、適當、充分的治療,完全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發(fā)作;
2.了解哮喘的激發(fā)因素,結合每個人具體情況,找出各自的促激發(fā)因素,以及避免誘因的方法;
3.簡單了解哮喘的本質及發(fā)病機制;
4.熟悉哮喘發(fā)作的先兆表現及相應的處理辦法;
5.學會在家中自行監(jiān)測病情變化,并進行評定,重點掌握峰流速儀的使用方法,有條件的可記錄哮喘日記;
6.學會哮喘發(fā)作時進行簡單的緊急自我處理辦法;
7.了解常用平喘藥物的作用、正確用量、用法及不良反應;
8.掌握不同吸入裝置的正確用法;
9.知道什么情況下應去醫(yī)院就診;
10.與醫(yī)生共同制定出防止哮喘復發(fā),保持長期穩(wěn)定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