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胸膜活檢 Lung pleural biopsy
肺活檢即經皮肺活體組織檢查,它用于肺周邊部病變或彌散性肺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它的適應癥為:通過纖維支氣管鏡,X 線,痰液,微生物血等檢查不能定性的肺內腫塊性病變,特別適于診斷位于周邊部位的腫塊。原因不明的肺部彌漫性病變,在有胸膜粘連的條件下可做經皮肺活檢。
肺部患有嚴重疾病患者,需要非常準備檢查驗證的患者。
肺活檢即經皮肺活體組織檢查,它用于肺周邊部病變或彌散性肺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它的適應癥為:通過纖維支氣管鏡,X 線,痰液,微生物血等檢查不能定性的肺內腫塊性病變,特別適于診斷位于周邊部位的腫塊。原因不明的肺部彌漫性病變,在有胸膜粘連的條件下可做經皮肺活檢。
肺胸膜活檢相關疾病
上腔靜脈綜合征;Goodpasture綜合征;免疫缺陷者肺炎;肺淀粉樣變性;肺諾卡菌病;肺動脈高壓;小兒真菌性肺炎;脫屑性間質性肺炎;特發(fā)性阻塞性細支氣管炎伴機化性肺炎;藥物導致的肺部疾病
不適宜人群:
一、嚴重的心肺功能不全者。
二、肺血管性病變。
三、伴有出血傾向者。
四、呼吸道急性感染、發(fā)熱者。
五、病人不合作或有控制不住的咳嗽。
術前準備:“纖維支氣管鏡技術”和“胸膜活檢術”。術前對病灶準確定位。原則上不進行雙側的TBLB以防止發(fā)生雙側氣胸,以免損傷肺功能。
術中規(guī)范:除常規(guī)導管吸氧外,密切觀察呼吸、血壓和脈搏改變,必要時會進行心電監(jiān)護、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
術后監(jiān)護:術后12h內繼續(xù)注意患者的呼吸、血壓、脈搏變化。每日1次胸透,可發(fā)現(xiàn)早期并發(fā)癥,及時向醫(yī)生匯報,做出相應的處理。
檢查中注意事項
1.原則上不在中葉或舌段進行,以免損傷葉間胸膜,發(fā)生氣胸。
2. 麻醉要求比常規(guī)纖維支氣管鏡檢查高,保證患者能安靜地接受檢查,故術前一般應使用哌替啶,不用苯巴比妥。
3.引導患者配合檢查,如深吸氣、呼氣、屏氣等,保證手術的安全進行。
4. 一旦活檢鉗抵達周邊部位,患者訴疼痛時,立刻停止操作,改變活檢方向,避免損傷胸膜。
5.術后密切觀察和處理出血、氣胸等并發(fā)癥。
異常結果:
(1) 肺活檢組織病理檢查見腫瘤細胞,可確診為腫瘤。
(2) 肺活檢組織病理檢查見結核肉芽腫,可確診為結核。
(3) 肺活檢組織病理檢查見炎性病變,考慮為肺部感染。
肺胸膜活檢流程概述
檢查過程:
1. 麻醉
2.手術開胸
3. 肺部檢查
4. 胸部切片
5. 送檢
相關癥狀:
喘脫,呼氣時兩頰鼓起和縮唇,喉彌漫性黏膜肥厚,凹凸不平;肺內空洞;痰鳴音;濕咳;不規(guī)則熱;小兒劇烈咳嗽;心源性呼吸困難;咳嗽伴體重減輕
肺胸膜活檢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
(1) 氣胸:最常見,但多數(shù)是小量氣胸,一般無需處理,但由于適應癥選擇不當,如出現(xiàn)兩肺彌漫性病變,肺大泡以及肺囊腫者,則可發(fā)生嚴重氣胸;如加上對側肺儲備功能不全時可致死亡,必須及時搶救。
(2) 血胸及 咯血:少數(shù)病例可發(fā)生,但大量出血者少見。
(3) 胸腔感染:大多見于原有呼吸道和肺部感染者,穿刺可促使炎癥播散。
(4) 癌細胞的針道種植
肺胸膜活檢是指通過一定方法取出肺活體組織進行的組織學檢查。故其常規(guī)方法有以下三種:
①經胸壁針刺肺活檢,方法簡便,但取組織較少,有時難以診斷,且有發(fā)生氣胸、出血、疾病擴散等并發(fā)癥的可能
②經纖維支氣管鏡肺活檢,操作方便安全,可多次施行,以比較治療效果,這種檢查是對肺部疾病診斷的一大進展
?、燮市胤位顧z,取組織較多,觀察清晰,確診率最高,但不能多次進行。肺活檢對許多肺部疾病有重要的診斷價值。經皮肺穿刺活檢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臨床肺部疾病的診斷。作為護理工作者能否熟練的掌握該穿刺的術前、術中及術后護理工作,是保證穿刺成敗的關鍵
肺胸膜活檢操作規(guī)范
(1) 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仔細閱讀CT、胸片,對病變部位、性質、深度有所了解。估計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制定出相應的護理措施。
(2) 做好出、凝血時間及血小板計數(shù)測定。術前查心電圖和肺功能等項檢查,掌握好穿刺適應證。
(3) 對患有嚴重肺功能障礙、嚴重肺氣腫、肺動脈高壓、支氣管擴張、凝血機制障礙、病灶周圍存在肺大泡,體質極度衰竭者應慎做此項檢查。
(4) 術前4h禁食,防止因穿刺引起胸膜反應引發(fā)惡心嘔吐。術前1h口服磷酸可待因60mg,安定10mg肌注,能減輕胸膜反應。術前20min靜脈注射25%葡萄糖100ml,能有效減少術中低血糖的發(fā)生率。
心理護理解除患者對穿刺活檢的恐懼和擔心心理是穿刺成功的關鍵。護理人員要耐心細致地向患者解釋此項操作的必要性,熱心地進行開導。介紹術者的技術水平,以消除患者疑慮,穩(wěn)定情緒,達到術中緊密配合醫(yī)生操作的目的。
并發(fā)癥護理措施:
(1) 氣胸:本組氣胸發(fā)生率為17.1%,略低于文獻報道。少量的多數(shù)可自行吸收。個別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穿刺側出現(xiàn)叩診鼓音,聽診呼吸音消失。一旦出現(xiàn)上述情況,立即向醫(yī)生匯報,配合醫(yī)生胸穿排氣。讓患者保持安靜,臥床、吸氧。
(2) 咯血:本組經皮肺活檢者咯血發(fā)生率為5.7%,少量者無需處理或口服止血藥物2-3天即可。大咯血極為少見,一旦出現(xiàn)應積極搶救,讓患者取患側頭低腳高臥位,高速輸氧,防止血液流入對側肺造成窒息。迅速消除患者口腔內鼻腔內血液,保持呼吸道通暢。配合醫(yī)生使用止血劑、鎮(zhèn)靜劑或介入導管栓塞治療。
肺胸膜活檢臨床意義
1.肺活檢組織病理檢查見 腫瘤細胞,可確診為腫瘤。
2.肺活檢組織病理檢查見結核肉芽腫,可確診為 結核。
3.肺活檢組織病理檢查見炎性病變,考慮為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