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護士,人們腦海中總會浮現(xiàn)出白衣飄飄、溫婉可人的女性形象。影視作品里的護士形象也個個年輕漂亮,高翹的燕尾帽,挺括的束腰白大褂,潔白的護士鞋,容光煥發(fā),身輕如燕地穿梭在病房里,美得不得了。人們把護士譽為白衣天使,然而“天使”的現(xiàn)實卻不像稱謂那么美好,我有著切身體驗和感受,又有多少人知道這背后的艱難、辛苦,誰能真正體會到從事過護理工作的苦與樂呢?在這炎炎烈日、鮮花盛開的季節(jié),一批批護理專業(yè)的畢業(yè)生躋身于我們的行業(yè),與我們一起共事??粗菑垙埱啻?、活潑、青澀的臉龐,仿佛看到以前的自己。

20歲那年,我圓了護士夢,當穿上護士服第一次踏入病房,看見那一個個在死亡線上掙扎的身影,看見那一雙雙乞求的眼睛,從那時起我就有了一種使命:我明白了護士的價值和“天使”背后的無私奉獻。每天我都以微笑,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在病房不停地穿梭忙碌,為病人測量體溫,打針送藥,當給病人穿刺一針見血時,心里是舒暢的,當病人高燒,耐心地為其做酒精擦浴體溫退下的那一刻,心里是愜意的;當看到病人康復時,心情是舒暢的。記得有位患者出院時和我說:你笑起來很漂亮,很好看。雖然只是很平常的一句話,卻讓我很感動。
光陰似箭,我們反反復復兩班倒,早已把白天黑夜顛倒,總是全身心投入呵護照顧病人,每逢佳節(jié)團聚的日子,卻不能好好坐在一起吃頓飯。每次科室里忙的時候,護士姐妹們也都毫無怨言的加班加點,不論白天夜晚,只要有急重癥病人,大夫們也都是急匆匆的趕來,從來沒有半句怨言,也沒有因為家庭的瑣事而耽誤一點時間,對于病人,大家也都是耐心滿滿、信心滿滿。
記得剛到腫瘤胸外科的第一個夜班,一位從高處墜落導致脾臟破裂的病人由急救醫(yī)學科急匆匆地轉送到我科,病人情況危急,命懸一線??剖抑蛋嗳藛T第一時間通知主任并馬上開始準備手術,徐加錕主任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醫(yī)院。病人因情況危急、手術復雜,手術一共持續(xù)了5個多小時,一直到凌晨兩點多。手術成功完成后,本該休班的徐主任和單老師毅然留在科室,所有醫(yī)護人員徹夜值守在病人身邊,隨時觀察病人情況,時刻關注病人的生命體征。直到病人完全康復出院后才聽護士長說:徐主任當晚10點的飛機,本來答應帶家人出去旅游的……
護士的工作是普通而平凡的,這里沒有鮮花,這里也沒有掌聲,要得到病人的認可,社會的承認,愛心護理服務是必須的。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一個群體的力量是巨大的,工作每天都在做,工作做好則靠每一名護士姐妹的努力,工作做細需要大家的眾志成城,需要時刻將我院“一次為醫(yī) 終身為友 巨細無遺 無微不至”的工作理念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只要我們每名護士姐妹都在真誠的付出,都在用真心為病人解除病痛的折磨,病人、社會對我們的認可都會實現(xiàn),病人的滿意度也會大大提高,這就是對我們的一種鼓舞,這樣,就無悔年少時接過燕尾帽時救死扶傷的那種信仰!
文: 陳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