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先生患有心血管疾病多年,為預防血栓一直服用阿司匹林,平時生活上也比較注意。近日,蔡先生做無痛腸鏡時查出患有腸道癌前病變,醫(yī)生說有癌變的可能。但當聽說阿司匹林會對癌癥有防治作用,這讓他多了一個希望。阿司匹林抗癌并非空穴來風,國外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對某些癌癥具有降低風險的作用。
對腫瘤發(fā)生有雙重作用
在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發(fā)表的指南中,阿司匹林被當作心血管疾病和結直腸癌的一級預防藥物。研究認為,每日服用日常劑量阿司匹林,此后十年罹患或死于胃癌、食道癌和結直腸癌的可能性降低40%。這些人死于其他癌癥的可能性也降低12%。指南推薦,10年心血管風險≥10%且無出血風險增加的50-69歲人群,應考慮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血管病和結直腸癌。
研究還表明,阿司匹林可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可抑制乳腺癌細胞的生長和浸潤。日常服用阿司匹林可減低胰腺癌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表明阿司匹林能抑制腫瘤生長和轉移。長期規(guī)律地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大大降低胃腸道腫瘤的發(fā)生率,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可能有助于部分結腸癌患者改善生存預期。
對于上述國外的研究發(fā)現,臨床認為還是有一定科學性的。但需要強調的是,大多數研究納入的患者同時接受了傳統(tǒng)的癌癥治療,阿司匹林不能代替這些治療。阿司匹林本身是一種抗凝血藥物,能改善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有助于體內有毒物質的清除,同時增強人體內氧化物的耐受性,從這一點上來說,對降低某些癌癥的發(fā)生率有一定作用。相反,阿司匹林也有可能增加某些腫瘤的發(fā)生率,在降低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率的同時,長期服用也可能對胃黏膜、食管等組織形成損傷,會增加部分腫瘤的發(fā)生率。
抗癌機制尚不明確
與腫瘤化療藥物相比,阿司匹林的副作用相對較小。但是,服用阿司匹林抗癌,絕對不能簡單地照搬。
需要強調的是,阿司匹林預防癌癥的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在防治癌癥方面發(fā)揮的化學保護機制目前還不明確,對于具體推廣應用阿司匹林來降低癌癥風險,也有待于進一步研究。雖然在動物及實驗室細胞、少量患者治療研究上取得一些進展,但這并不能表明,阿司匹林現在已經可以廣泛地用于預防或治療癌癥。況且,癌癥病灶的完全緩解,有時并不等于患者有良好的結局。
要抵抗盲目服用“誘惑”
現在的阿司匹林更多用于心血管疾病預防,能預防血小板凝結,可以減輕血栓帶來的危險。同時,阿司匹林可用于多種神經性疾病,幫助免疫治療,對女性不孕、習慣性流產、老年性白內障等疾病可能有治療作用。但在開始服用阿司匹林以前,應該向醫(yī)生進行咨詢。不建議患者盲目聯合用藥,藥物的選擇和使用的制劑是需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的,應到正規(guī)醫(yī)院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藥。
在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期間,建議每半年做一次出凝血、尿液檢查及大便潛血試驗,以了解是否有出凝血阻礙或出血傾向。同時建議患者最好準備一份資料,詳細記錄最近的服藥情況,包括處方藥、非處方藥和草藥制劑。每次去看醫(yī)生的時候,使醫(yī)生能夠全面了解患者用藥情況,進而可以給出更好的治療意見。
腫瘤仍是當今的難治之癥,找醫(yī)生才是最正確的防治癌癥渠道。早期發(fā)現的腫瘤應盡早手術治療,須放化療的患者仍應聽從醫(yī)生安排接受治療。有癌癥家族遺傳史或高風險的人群,也應該找醫(yī)生,進行專業(yè)防癌咨詢,在腫瘤??漆t(yī)生那里得到科學、系統(tǒng)的指導,而不是到處搜些“最新藥物”盲目嘗試。